李师兄的经验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见之前的文章:
化疗后呕吐反胃经验:小半夏汤外敷神阙、吴茱萸贴敷涌泉
以下为第二部分。
鲤鱼红豆汤,治疗腹腔积液,腹水,还有一些肾病浮肿。
这个我自己经手的(医案)是——
大手术后白蛋白低,腹腔有积液,小腹略鼓胀,医院静脉注射补充人血白蛋白几乎无效,积液和白蛋白都没大变化。
正确服用鲤鱼红豆汤2次,都是第二天显效,两次后腹腔积液基本全退,称体重减轻10多斤,小腹从鼓胀变为基本平坦,小腹皮肤都因为积液鼓胀快速消失来不及恢复,而有褶皱。
图片
我朋友应用的案例是肝癌的腹水。
同一个患者(服用此方两次),两次之间间隔一年多,第二次使用依然有效。
每次都是腹水危急才使用鲤鱼红豆汤退掉腹水的。
不过患者最终还是去医院治疗肝癌去世了。
图片
近期,又碰到一个朋友的亲历类似案例,农村患者,肝硬化腹水病危医院拒治。
不过用的不是鲤鱼红豆汤,是鹅一只加2支人参
2日服完,共服2次
患者腹水退,其他危证也康复。
之后一年多,因为其他原因去世。
图片
鲤鱼红豆汤,使用时有特别需要注意的要点,就是保证剂量。
一条鲤鱼,一日内服完。
腹腔积液的第一次服,2天服完,毫无效果。之后改1日服完,就显效。
图片
(我)也阅读过其他医案,了解过其他人的类似经验。
鲤鱼不是一定是鲤鱼,没有鲤鱼用2–3条鲫鱼也可以,也有换成一只鸡的,或者鸡鱼同用。肝硬化腹水那个用的就是一只鹅。
鱼的处理方式也不重要,去不去内脏、鳞都有效。
共同点我总结是,足量整只的肉汤(不严谨的总结)。
图片
吴鞠通也有一个著名的鼓胀医案,患者鼓胀危重失明、耳聋,伴随吐血。
吴鞠通起手是千金鲤鱼汤。
鲤鱼一只加葱姜醋。
服后患者视觉听觉恢复,不再吐血。命保住了。
之后用重剂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鲤鱼汤合用,退掉大半鼓胀,最后用五苓散(桂用肉桂)彻底退去肿胀。
特别精彩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南极按
吴鞠通的医案原文我摘录如下:
《吴鞠通医案·肿胀》
陈,三十二岁,甲寅年二月初四日。
太阴所至,发为䐜胀者,脾主散津液,脾病不能散津,土曰敦阜,斯䐜胀矣。厥阴所至,发为䐜胀者,肝主疏泄,肝病不能疏泄,木穿土位,亦胀矣。此症起于肝经郁勃,从头面肿起,腹因胀大,的系蛊胀,而非水肿,何以知之?满腹青筋暴起如虫纹,并非本身筋骨之筋,故知之。
治法行太阳之阳,泄厥阴之阴为要,医用八味丸误治,反摄少阴之阴,又加牡蛎涩阴恋阳,使阳不得行,而阴凝日甚,六脉沉弦而细,耳无所闻,目无所见,口中血块累累续出,经所谓血脉凝泣者是也。
势太危极,不敢骤然用药,思至阳而极灵者,莫如龙,非龙不足以行水,而开介属之翕,惟鲤鱼三十六鳞能化龙,孙真人曾用之矣。但孙真人《千金》原方去鳞甲用醋煮,兹改用活鲤鱼大者一尾,得六斤不去鳞甲,不破肚,加葱一斤,姜一斤,水煮熟透,加醋一斤,任服之。
服鲤鱼汤一昼夜,耳闻如旧,目视如旧,口中血块全无,神气清爽,但肿胀未除。
初五日
经谓病始于下而盛于上者,先治其下,后治其上,病始于上而盛于下者,先治其上,后治其下,此病始于上肿,当发其汗,与《金匮》麻黄附子甘草汤。
麻黄(二两,去节) 熟附子(一两六钱) 炙甘草(一两二钱)煮成五饭碗,先服半碗,得汗,止后服,不汗再服,以得汗为度。
此方甫立未分量,陈颂帚先生一见云:断然无效。
予问曰:何以不效?
陈先生云:吾曾用来。
予曰:此在先生用,诚然不效,予用或可效耳。
王先生名谟(忘其字)云:吾甚不解,同一方也,药止三味,并无增减,何以为吴用则利,陈用则否,岂无知之草木,独听吾兄使令哉?
予曰:盖有故也。陈先生性情忠浓,其胆最小,伊恐麻黄发阳,必用八分,附子护阳,用至一钱以监制,又恐麻黄、附子皆剽悍药也,甘草平缓,遂用一钱二分,又监制麻黄、附子。服一帖无汗,改用八味丸矣,八味阴柔药多,乃敢大用,如何能效。
病者乃兄陈荫山先生入内室,取二十八日陈颂帚所用原方分量,一毫不差,在座者六七人,皆哗然笑曰:何先生之神也。
予曰:余常与颂帚先生一同医病,故知之深矣。于是麻黄去净节用二两,附子大者一枚,得一两六钱,少麻黄四钱,让麻黄出头,甘草一两二钱,又少附子四钱,让麻黄、附子出头,甘草但镇中州而已。
众见分量,又大哗曰:麻黄可如是用乎。
颂帚先生云:不妨,如有过差,吾敢当之。
众云:君用八分,未敢足钱,反敢保二两之多乎。
颂帚云:吾在菊溪先生处,治产后郁冒,用当归二钱,吴君痛责,谓当归血中气药,最能窜阳,产后阴虚阳越,例在禁条,岂可用乎。夫麻黄之去当归,奚啻十百,吾用当归,伊芳责之甚,岂伊芳用麻黄又如是之多,竟无定见乎。
予曰:人之畏麻黄如虎者,为其能大汗亡阳,未有汗不出而阳亡于内者,汤虽多,但服一杯,或半杯,得汗即止,不汗再服,不可使汗淋漓,何畏其亡阳哉。但此症闭锢已久,阴霾太重,虽尽剂未必有汗。予明日再来发汗。
病家始敢买药,而仙芝堂药铺竟不卖,谓想是钱字,先生误写两字,主人亲自去买,方得药。服尽剂,竟无汗。
初六日
众人见汗不出,佥谓汗不出者死,此症不可为矣。
余曰不然,若竟死症,鲤鱼汤不见效矣。予化裁仲景先师桂枝汤,用粥发胃家汗法,竟用原方分量一帖,再备用一帖。
又用活鲤鱼一尾,得重四斤,煮如前法,服麻黄汤一饭碗,即接服鲤鱼汤一碗,汗至眉上;又一次,汗出上眼皮;又一次,汗至下眼皮;又一次,汗至鼻;又一次,汗至上唇。大约每一次,汗出三寸许,二帖俱服完。鲤鱼汤一锅,喝一昼夜,亦服尽,汗至伏兔而已,未过膝也,脐以上肿俱消,腹仍大。
初七日
经谓汗出不止足者死,此症尚未全活,虽腰以上肿消,而腹仍大,腰以下其肿如故。
因用腰以下肿,当利小便例,与五苓散,服至二十一日共十五天不效,病亦不增不减。
陈荫山先生云:前用麻黄,其效如神,兹小便滴不下,奈何,祈转方。
予曰:病之所以不效者,药不精良耳。今日先生去求好肉桂,若仍系前所用之桂,明日予不能立方,固无可转也。
二十二日
陈荫山购得新鲜紫油边青花桂一枝,重八钱,乞予视之。
予曰:得此桂必有小便,但恐脱耳。膀胱为州都之官,气化则能出焉,气虚亦不能化。
于是用五苓二两,加桂四钱,顶高辽参三钱,服之尽剂,病者所睡系棕床,予嘱备大盆二三枚,置之床下,溺完被湿不可动,俟明日予亲视挪床,其溺自子正始通,至卯正方完,共得溺大盆有半。
予辰正至其家,视其周身如空布袋,又如腐皮,于是用调理脾胃痊愈。
这一则医案非常精彩,建议反复阅读思考。
最后收尾的五苓散加人参,即春泽汤。我印象里好像有一则老中医的医案,大体是:
一个浮肿的病人,前面的医生用五苓散原方效果不好,这个老中医也用五苓散,但是加了一位非常昂贵的好人参,吃了之后终于见效了。
与吴鞠通的医案简直是异曲同工!
图片
警告:
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,否则后果自负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